北京時間7月24日消息,美國對沖基金Ironfire Capital創(chuàng)始人埃里克杰克遜(Eric Jackson)周日在《福布斯》網站發(fā)表文章稱,微軟對Skype架構進行調整,可跟蹤用戶的每句話和每條信息,這種做法很糟糕,影響惡劣,令人厭惡。
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:
專注于監(jiān)控技術報道的倫敦記者賴安·加拉格爾(Ryan Gallagher)上周五發(fā)表了一篇關于Skype的文章,由于發(fā)布時間是下午4點半,因此并未引起人們的太多關注。
加拉格爾在文章中稱,微軟似乎對Skype進行了微妙、不易覺察的調整,可以竊聽用戶的所有通話。
盡管事件的真相尚不明朗,但一些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微軟此舉可能是受到了某些政府機構的壓力。
大家感到吃驚嗎?我是很吃驚。
在過去的5年中,Skype發(fā)展得之所以如此之迅速,主要是因為其來自盧森堡的創(chuàng)始人對通信服務采取了鎖定政策,并進行加密。
但2011年5月,微軟宣布斥資85億美元收購Skype。從那一刻開始,業(yè)內觀察家就開始關注微軟,看看微軟在投下了巨資之后,如何繼續(xù)為大量用戶提供免費服務。
微軟當時表示,Skype是全球領先的VoIP服務商,微軟在擁有Skype品牌的同時,還能將其技術整合到微軟企業(yè)軟件和服務中。
但正如加拉格爾在文中所述:“2011年6月,微軟獲得了一項‘合法截獲’技術的專利,該項技術主要應用于Skype等VoIP服務中,可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記錄通信內容。”
當加拉格爾多次向微軟求證,是否已經調整了Skype政策和技術以允許監(jiān)控所有通信時,微軟并未給出回復,這表明微軟確實有能力這樣做。需要指出的是,微軟已經否認,今春對Skype架構進行的調整與監(jiān)控有關。
該問題為何影響重大:
大多數用戶還是傳統(tǒng)想法,認為Skype通話是保護隱私的。
如果自收購Skype后就進行了調整,那么時至今日微軟仍未向用戶公開。具體原因不明,但有一種可能是,微軟擔心影響用戶增長。
自收購Skype后,微軟就積極向Facebook用戶推銷Skype,將其作為Facebook平臺上又一款通信工具。而Facebook用戶可能對此并不知情。
此前,一些大型互聯(lián)網公司曾跟蹤我們的鍵盤鍵擊記錄,所瀏覽的網站和圖片。還有跟蹤用戶地理位置信息的,而如今,微軟要跟蹤我們的每句話, 每條信息。
我不知道蘋果或其他公司是否有意挑戰(zhàn)Skype在VoIP市場的領先地位,但我相信,如果支持真正的用戶隱私,無論大型還是小型互聯(lián)網/移動公司都有機會。在明確和公開的方式下,相信用戶也會選擇,而不是暗地調整。
微軟此次對Skype做出的調整真的很糟糕,令人厭惡。